【反修例】教協促林鄭實質行動回應訴求 指年輕人對前景感悲觀絕望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7/18 14:06

最後更新: 2019/07/18 14:07

分享:

分享:

教協發公開信,促特首林鄭月娥以實質行動回應訴求。(教協網站截圖)

由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遊行引發的警民衝突漸多,教協今日(18日)特去信特首林鄭月娥,表達對現況的憂慮,並促請林鄭月娥實質回應社會訴求。

公開信中提及,過去一個月,因《逃犯條例》而起的示威多次演變為大規模的警民衝突,多人因而受傷。教協認為,修訂《逃犯條例》令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任破裂,加上長期積壓的政治和社會問題,令年輕人對前景感到悲觀和絕望。

社會各界均提出不同方法,嘗試修補社會傷痕,惟政府未有任何實質的回應和行動,就如進入停擺狀態。政府毫不作為的態度,甚至令部分市民懷疑,這是有意讓香港變得更為混亂,以待民意逆轉。教協認為,現時社會氣氛已到達十分危險的地步。若任由局勢繼續惡化,將會令香港社會陷入不能逆轉的局面,甚至有人在示威期間身亡。

教協促請政府作出實質回應,避免更大傷亡和局勢進一步升溫,包括成立由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、完全撤回《逃犯條例》修訂,並撤換需要為事件負責的問責官員等,並且回應其他訴求。

公開信全文如下:

【以實質行動回應社會訴求 別讓社會衝突繼續升溫】
特首閣下:

過去一個月,因修訂《逃犯條例》而引發的示威演變為大規模的警民衝突,情況更不斷惡化和升溫,不少市民及警員更因而受傷。我們看見不少令人痛心的畫面,令港人對當前局面感到相當沮喪。這些衝突事件,緣於修訂《逃犯條例》令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任破裂,加上長期積壓的政治和社會問題,令市民特別是年輕人,對前景感到悲觀和絕望。

這段時間,社會各界均提出不同方法,嘗試修補社會傷痕,讓香港可以重新出發。部分建議,例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,更獲不同政見的社會人士支持。遺憾的是,我們未見政府有任何實質的回應和行動,以緩和現時劍拔弩張的社會氣氛。政府彷彿進入停擺狀態,只是不斷透過網誌和新聞稿重覆講述立場。即使會見傳媒,也只是重覆政府過往的說辭,予人認為政府想不斷拖延,甚至對現時的困局撒手不管,任由前線警員和示威者的衝突繼續惡化。政府毫不作為的態度,甚至令部分市民懷疑,這是有意讓香港變得更為混亂,以待民意逆轉。

我們希望告訴 特首閣下,現時社會氣氛已到達十分危險的地步。任由局勢繼續惡化,將會令香港社會陷入不能逆轉的局面,特別是若然在未來的衝突出現更嚴重的受傷,甚至有人在示威期間身亡,不論是普通市民、示威者或警務人員,都會令社會的仇恨和對立無法平息。

香港將無法承受這份傷痛。

現時,只有政府作出實質回應,始可避免更大傷亡,避免局勢進一步升溫,這也是政府的基本責任。我們促請 閣下,盡快以實質行動回應社會訴求,包括成立由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、完全撤回《逃犯條例》修訂,並撤換需要為事件負責的問責官員等,並且回應其他訴求。只有政府作出實質和具體的行動,才可以緩和現時的緊張氣氛,讓社會不致走向更危險的地步。

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謹啟
2019年7月18日